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班玛县推行“党建+”工作模式 实现基层党建和各项重点工作互利共赢
来源: 中共班玛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19-05-27 15:17:41
编辑: 周生吉

  近年来,班玛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鲜明导向,立足县情和基层实际,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创新推行“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寻求基层党建与生态环保、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的契合点,努力打造基层党建强力引擎,凝聚快速发展强大合力,促进基层党建和各项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基层党建和各项重点工作同频共振、互利共赢。

  “党建+生态环保”,着力构建“绿色屏障”。县委中心组带头,全县各级党组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干部理论学习重点内容,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州委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文件精神,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过程。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四大班子联席会和全县性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带领四大班子领导一线办公解决环保领域疑难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厘清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农牧水利和科技局等职能部门职责,积极争取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项目,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难题,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努力实现“生态宜居”。去年全县投资9285万元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栽植各类苗木5.57万亩528.52万株;投资237万元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控70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控3万亩;投资1880万元有序推进了黑土滩综合治理、湿地保护、退牧还草、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天保工程三防智能系统等三江源二期项目。群团、佛协等部门围绕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县”,向全县发出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环境保护倡议书,倡导全县干部群众切实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班玛”贡献力量;各级党组织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广泛开展以“保护家园”“保护母亲河”“保护三江源”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等活动;广大党员尤其是基层牧民党员,坚持24小时佩戴党徽,展示党员风采、亮明党员身份,积极开展巡山护畜、护林防火、河道治理等工作;全县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将460名无职党员纳入生态管护岗位,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尽责,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从源头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强化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形成党政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三色班玛”的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党建+经济发展”,奋力实现“一优两高”。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深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重在转思路、转方式中谋发展,有效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去年全县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9.02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492万元,比年初预算的1507万元增长65.36%;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91亿元,同比增长10.38%;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1亿元,同比增长7.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6万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1元,同比增长9.4%;实现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88元,同比增长9.3%。把改革作为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各项改革决策部署,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改革共识与合力,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期盼的重点领域入手,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增长、加强财源建设的关键抓手,紧盯国家和省州政策导向和投资动向,密切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的沟通协调,全力以赴谋划和争取项目,增强去年共实施各类项目135项,总投资9.91亿元,项目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按照“抓特色、调结构、树品牌、扩规模、谋增收”的思路,积极探索发展途径,精心培育产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成功建成了玛可河流域“万亩藏茶基地”,去年藏雪茶产生效益120万元,藏雪茶先后参加上海国际茶博会和中国(东北亚)森林博览会均获得“金奖”;逐步发展羊肚菌、大黄、沙棘等产业,人工种植大黄实现了既保生态又增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唐卡、面具、黑陶、藏香、雕刻、藏饰、服饰等一批特色手工艺品逐步发展壮大;依托“三色”资源,做大做强高原特色旅游业,去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51.52万元。

  “党建+脱贫攻坚”,竭力加快“小康步伐”。围绕党建促脱贫攻坚“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建立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四类清单”制度,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使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工作同落实、同推进。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全县1308名干部职工与2177户贫困户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原则,结成对子,认成亲戚,扎实开展干部结对认亲帮扶活动,明确要求“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钩”。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干部累计慰问困难群众1万余人次,送去各类慰问资金和物资达500余万元,解决各类实际困难近1000件。按照互联共建模式,组织全县45个机关党支部与36个村(社区、移民点)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广泛开展“互联共建、互帮互助”活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慰问贫困党员14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物品价值19.41万余元,指导贫困村党支部制定脱贫计划40余项,开展巡回党课50余场次,参与农牧民党员达1000余人次。突出典型引路,推行“党员脱贫示范户”创建工作,共确定“党员脱贫示范户”19户,为每户发放4万元贴息贷款,并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全县脱贫致富。加强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积极选派省州县乡四级共94名干部到全县32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并为每个村拨付2万元工作经费,为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和落实体检费,力促每名扶贫队员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在扶贫主战场顽强作战。目前,全县顺利实现了7个贫困村,4368名贫困人口脱贫。

  “党建+乡村振兴”,强力推进“共享发展”。围绕“抓班子、带队伍、促振兴”,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返乡青年当中选拔培养基层党组织骨干力量,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聚焦“三农三牧”认真谋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规划提升、品牌创建、生态建设、乡村美好、文化传承、依法治理、民生改善、人才振兴”八大工程发展布局,高质量编制全县乡村振兴规划。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着力提升生态畜牧业发展质量,以生态宜居为方向着力提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以乡风文明为导向着力弘扬特色民族文化,以治理有效为目标着力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着力提高农村民生活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按照“抓点示范、逐步推进”的思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确定灯塔乡班前村为“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树好典型、打造样板。同时,大力开展惜杀惜售、超生私生、大操大办等陋习革命,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成果。

  “党建+民族团结”,倾力打造“和谐家园”。坚持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班玛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十进”活动,积极举办各类民族团结主题群体性文体活动,扎实开展“结对帮扶”“五下乡”“大拜年”等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民族观、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等教育,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民族工作意识,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托红军沟红色文化,创新推出了以“瞻仰一次圣地、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净化一次心灵、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民族团结教育套餐,不断丰富创建载体,提升创建水平。坚持把培育、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积极在各行业各领域树立典型、培育示范,目前全县已达标命名的机关单位有(含省州驻县各单位)33个,村社(含社区)21个,企业7家,军营3个,学校9所,寺院23座,家庭573户,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党建+社会治理”,全力提升“幸福指数”。立足“抓基层、打基础、强管理、保稳定”,配齐村警和村级治保组织,建立和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严格推行村“两委”坐班制,推动基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互联互动、协作治理的工作机制。围绕打造“班玛经验”升级版,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将社会治安网格与党建网格“双网合一”,配备一级网格负责人9名、二级网格长59名、三级网格管理员129名,并将基层干部、卸任村干部、“三老人员”、草管员、护林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员队伍,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实现社会治理和基层党建“双赢”。按照“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信息联享、发展联动、稳定联守”的“六联”构建模式,积极探索组建跨区域联合党组织,弥补了边界党建工作“空白点”,促进了县域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目前,已建立2个跨省联合党工委和8个跨县、乡联合党支部。同时,坚持党管干部和从严治党要求,以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合理调整和优化政法系统人员编制,配齐配强公检法司和基层派出所、司法所领导班子,壮大政法干部队伍,并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充分发挥政法干警在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地区稳定、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反腐败斗争等结合起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长效化,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进一步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果洛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果洛新闻网由中共果洛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果洛州委宣传部负责。
果洛新闻网投稿邮箱:glnews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