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青海三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活态传承藏文化
来源: 中新社
发布时间: 2019-03-25 15:25:33
编辑: 周生吉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拥有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以及藏族文化(玉树)三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正致力于活态传承雪域藏文化。
  资料图: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境内,有着形成于7500万年前的雅丹地貌,总面积约达2.15万平方公里,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风蚀土林群,也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孙睿 摄
在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规模颇大的格萨尔王狮龙宫殿已复建完成。
  中新社记者进入殿内看到,格萨尔王铜像端坐正中,左右两侧是大将贾察和丹玛泥像,大殿两侧竖立着岭国三十员大将塑像。宫殿二层供奉着莲花生大师,而一处新建房屋里,陈展着格萨尔王和三十员大将的遗物和一部《格萨尔王》新书。
  “现在狮龙宫殿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因此没有展出更具价值的格萨尔遗物。”狮龙宫殿研究中心负责人华旦说。
  22日,中共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多杰坚措介绍,当地是格萨尔文化主要发祥地,被誉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是中国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具特色、文化特征保持最完整、说唱传承人最多、影响力最广泛的地区之一。
  2016年底以来,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落实项目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近年来,传承艺人得到了更好保护,‘非遗’文化记录也更加有效,各类格萨尔藏戏团队不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多杰坚措说。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主任乔得林说,热贡文化艺术15世纪发轫于青海隆务河流域,目前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过保护区建设,不仅实现了用影像和文字对热贡六月会、土族於菟的主要形式、内容以及相关的流程等,进行完整、真实、客观地记录,还形成规范的影像和文字资料,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传播。”乔得林说,他们还引导、支持艺人“走出去”,不断提升热贡文化知名度。
  据介绍,热贡先后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以及美国、法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热贡艺术展。
  3月1日,中国官方发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消息称,中国已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经历了开创、摸索、成熟的过程。”青海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唐仲山表示,中国是自然生态多样和人文生态多元的多民族国家,“设立、制定和实施区域化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彰显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唐仲山说,已实施一年多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强调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础上,可以依托代表性项目资源,发展符合本地特色的旅游活动,“这既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又明确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性原则。”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果洛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果洛新闻网由中共果洛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果洛州委宣传部负责。
果洛新闻网投稿邮箱:glnews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