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史诗肖像——诺尔德:格萨尔文化守望者
来源: 《青海湖》
发布时间: 2018-02-26 09:12:08
编辑: 周生吉
“史诗肖像”栏目主持人语:
  为了更好地宣传青海省果洛州成立国家级《格萨尔》史诗生态文化保护区作出的贡献,为果洛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提供更具内涵的资料,果洛州政府和我省唯一的省级纯文学刊物《青海湖》文学杂志于2015年年初联合推出了《史诗肖像》栏目。在果洛州州政府及果洛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青海湖》编辑部两次组织专业作家十余人次深入果洛地区班玛、玛沁等地区寻找《格萨尔》艺人,挖掘整理《格萨尔》艺人事迹,在《青海湖》文学月刊“史诗肖像”栏目中刊发12篇近18万字的文章,使果洛州《格萨尔》艺人在民间创作和传唱《格萨尔》史诗方面的事迹被抢救性地建立档案,并以文学的形式保存下来。
  该栏目的成功举办,是果洛州州政府和果洛文体局为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先进区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受到了省内外《格萨尔》研究机构和读者朋友的广泛关注。
  为切实落实王国生书记在全省文艺座谈会上要求的大力宣传格萨尔文化的要求,更深入地推广果洛州的民族文化,推进“四个转变”,果洛州政府与《青海湖》文学月刊将再次携手编辑出版“史诗肖像”第二辑,编辑部将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格萨尔》流传区域,大篇幅高质量地为《格萨尔》说唱艺人立传。
  本辑开篇是由我省年轻的作家、翻译家久美多杰撰写的《诺尔德:<格萨尔>文化的守望者》,文章以面对面的现场感,多次采访、深入了解,查询海量资料所得到的第一手素材,用白描式的写作手法将诺尔德先生在《格萨尔》保护、传承、发展的成就娓娓道来。本文文笔细腻,资料翔实,可读性强。
——多杰坚措
诺尔德:格萨尔文化守望者 久美多杰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记住了诺尔德这个名字,藏区各大文学刊物上经常会出现署名诺尔德的各类文学作品。我那时觉得很纳闷: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名字,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可能是作者的笔名吧。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作者的真实名字,他是一位来自果洛草原的青年作家,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各族师生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他的诗歌尤其受到我同学们的欢迎,每次在系里举办的朗诵会上,诺尔德先生的诗歌是不可缺少的保留作品之一。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我还从青海民族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藏族当代文学丛书(青海民族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诗歌卷《风华正茂》里选译了诺尔德先生的《我的试卷》,编入我第一本文学翻译集《冈底斯的项链》当中。2005年初,在青海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常委诺尔德先生和作为会议工作人员的我在中午休息时间第一次单独进行了短暂的交谈,他鼓励我继续努力,在工作之余不要放松文学创作,继续做好文学翻译,把更多藏族多母语作家的优秀作品翻译介绍给广大汉语读者。
  2017年5月18日,我采访了刚从四川参加完一个学术研讨会回来不久的著名《格萨尔》研究专家诺尔德先生。在西宁北大街一家茶艺里,诺尔德先生向我和《青海湖》编辑部的范红梅女士、大湖出版传媒公司的徐曦琳女士聊起他以往不平凡的经历。
  他是一位谦逊的学者和官员
  我给诺尔德先生看了一份资料,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提供的关于他的简历。上面写着如下文字:诺尔德,男,藏族,1954年10月生,青海甘德人,大学文化,社会科学研究员,果洛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现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青海省政协常委,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青海省《格萨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果洛州《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果洛州《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果洛州《格萨尔》研究学会会长。1975年参加工作,1983年至1984年在青海民族学院就读,先后在甘德县政府、果洛州民师、果洛州文联、果洛州政协、果洛州人大常委会等单位从事翻译、秘书、教学、文学创作、藏学研究及行政领导工作。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十一届青海省政协常委,果洛州青联副主席,果洛州政协副秘书长、副主席,果洛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2016年10月退休。
  看完自己的简历,诺尔德先生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我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接触并从事《格萨尔》史诗研究工作的。你们说我是《格萨尔》史诗研究专家,对《格萨尔》文化的保护有很大贡献,其实我没有作什么贡献,比我取得更大成就的学者有很多;你们说我是一名行政领导,为基层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其实我也没能办多少事情,就做了一些《格萨尔》史诗和文化方面的工作。但是,凭良心说,我没有做过对不起果洛人民的坏事。”
诺尔德先生出生在一个普通牧人家里,他排行老六,也是老大儿子。父母亲基本不识字,一辈子以放牧为生,父亲当时担任生产队长,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对他要求比较严格。有一次,他在放牧的时候从同村小伙伴手里借来一部《格萨尔王传》偷偷阅读,被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迷住,忘了看管牧场上的牛羊,父亲知道后以耽误放牧、不看好书为由把他痛打了一顿,还把书撕掉扔进附近的湖水中。“果洛被称作是‘《格萨尔》史诗之乡’,但那时候《格萨尔》文化氛围不是很浓厚,我父亲之所以这样做,也并不是他不喜欢《格萨尔》史诗,主是因为政治气候很紧张,《格萨尔王传》被批为“封建迷信”,《格萨尔》艺人都被扣上了“毒草”的帽子,有关书籍被焚烧,谁也不敢说唱英雄史诗。”诺尔德先生说。
  他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殊身份
  很多人只知道诺尔德先生是一位作家、学者、《格萨尔》研究专家,而且还是个官员,但没有听说过他还有一个身份。我问他:“据我所知,您有一个在工作简历和各种介绍材料中始终没有透露的特殊身份,能不能讲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诺尔德先生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很少对人讲这个。”
  我回答说:“我早有耳闻,但不了解具体情况,也从来没有给别人讲过。”
  诺尔德先生笑了笑,给我们披露了那段往事。他说:“我出生在甘德县城附近的一个小山沟里,时间是公元1954年农历10月25日夜晚。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洛桑扎巴大师圆寂的日子,因此,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各族信众把这天当作一个很重要的宗教节日,凡属格鲁派的大小寺院、各个村落的僧侣和农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和自己家中的经堂里点燃酥油灯,纪念宗喀巴大师。我出生后不久,就被认定为达日县年毛寺的一位大格西的转世灵童。这位大格西生前是格鲁派著名学者,人们叫他加须格西,他的几个姐妹都嫁给了不同部落的头人,在当地很有名望,他自己最终圆寂于西藏色拉寺。需要提及的是他曾邀请九世班禅洛桑图丹曲吉尼玛到果洛地区给民众讲经,弘传佛法。”
  诺尔德先生三岁时,为了不让他接触世俗生活,避免沾染不良习气,东吉(多卡)寺白玛沃赛活佛把他接到寺院,并亲自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并开始教他学习藏文。1958和1959年藏区全面实行民主改革,所有寺院都关了门,加之诺尔德先生的启蒙老师白玛沃赛活佛的家庭成分是牧主,不便继续教导他的学习,所以他被送回父母身边。回家后,父母按照寺院的清规戒律,在生活方面对他要求非常严格。诺尔德先生说:“我没有活佛坐床的经历,现在回过头想,我的老师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远见,他当时不赞成举行庆典让我坐床,这使我在“文革”中没有受多大的罪。后来有知情人揭发我是活佛的转世灵童,被送进监狱接受劳动改造,我的主要任务是上山砍柴、打土坯,劳动的时候当地的狱友对我特别照顾,经常帮助我,甚至替我干活,让我讲格萨尔王的故事。时间一久,我认识了不少来自内地的劳改对象,就主动跟他们接触,向他们学习汉语言文字,坚持每天学20个汉字,他们看我年纪小、学得扎实、进步也快,就送给我了《四书》《五经》和其它一些很有价值的书籍,可惜这些书后来都被没收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当一名活佛,可以穿袈裟重新进入寺院研修佛法,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已经在监狱里接触了不少汉族人,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所以就参加了工作。”
  他那时候成了“抢手货”
  1975年,诺尔德先生在甘德县参加了工作。在政府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向县领导提出申请,希望到大学去学习深造,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水平。1983年,诺尔德先生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成为青海民族学院的一名学员,开始了接受正规国民教育的学习生涯。在学校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为自己确定了的目标而发奋努力。他坚持在两个不同年级的本科班和一个研究生班分别学习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和藏族古典文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不到毕业时间,校领导找诺尔德先生谈话,大意是:你聪明好学,有可塑的潜力,是个有用之材,希望毕业后能留校任教。诺尔德先生因为来学校深造之前已经答应过县上领导,毕业后回县上工作,所以只好放弃这个绝好的机会。之后,在省上召开的一次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的旦正才让先生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来工作吧,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你们县的领导我也认识,我们给县里发一份商调函,把事情办妥。听了旦正厅长这番话话,诺尔德先生也没啥说的,表示同意到电台工作。可是,那份商调函发出后事情就变糟糕了。诺尔德先生谈起这件事情时,他点燃了一根烟,不无感慨地说:“诺尔德要调离果洛去省城工作这个消息从县上传到州上有关领导耳边和相关部门后,他们非但不同意我调走,而且立即把我从青海民族学院召回果洛,不让继续学习深造,我没有能够圆满完成自己的学业,也没有拿到大学文凭,校方出具了一份在校学习证明书。所以,到现在我的档案和各种表格中填写的是‘相当大学’文化程度。”
  诺尔德先生回到果洛州以后,组织上没有让他回甘德县,决定把他调到州民族师范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此,他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反而认为在民族教育发展相当滞后的果洛,如果能培养一批能长期留得住的本地人才,加强牧区师资力量,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而尽绵薄之力是非常值得的。正当他安下心来,在民族师范以百倍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时,又遇到一件令他烦恼的事情。州上新成立了《格萨尔》史诗研究机构,这个机构设在州文联,需要一名精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年轻人来开展具体工作。领导们经多方打听并对各个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反复斟酌,最后把最合适的人选名单确定为诺尔德先生。来找他谈话的人说,组织上打算把你调到州文联工作,如果你答应了,就马上给安排正科级职务。身为一名普通教师的诺尔德先生并没有被优厚的待遇所动摇,他拒绝了名利的诱惑。这事过去不久,州委副书记夏珠(后来担任过青海省教育厅厅长,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亲自出马,到果洛州民族师范学校对诺尔德先生做说服教育工作,他才答应去在州文联工作,从此与《格萨尔》史诗研究和文学创作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关于这段往事,诺尔德先生在他的藏文新著《玛域格萨尔文化》(2015年1月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附录《我的回忆——从事<格萨尔>研究工作的二十八年》中这样写道:
  “1986年,果洛州委、州政府成立了果洛州《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州委副书记的李庆(后来担任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杨富华任副组长,成员由桑杰卡尔、洛珠加措、吉玛、昂青多杰等人组成。与此同时,州委批准成立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为独立还算的科级事业单位,还专门安排了三个人员编制,机构设在州文联。州《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州政协副秘书长昂亲多杰兼任两个办公室主任,实际工作人员只有我一个人,需要做很多具体工作。在这之前,我是果洛州民族师范学校的一名教师,根据州委的安排,被调到新成立的《格萨尔》史诗研究机构工作,当时我心里很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服从组织安排。”
  他迷上《格萨尔》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
  诺尔德先生到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工作的那年五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格萨尔》工作总结、表彰、落实任务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西藏、内蒙古、四川、青海、甘肃、云南、新疆七省区和北京市的代表共九十七人出席了会议。他们当中,有从事《格萨尔》搜集、出版、研究等工作的代表,还有扎巴、玉梅、桑珠、散布拉敖尔布等著名的民间艺人。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乌兰夫、习仲勋、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多尼•确吉坚赞,以及有关部委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诺尔德先生代表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大会交流发言时宣读自己的论文《格萨尔王的族属及诞生地粗议》,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好评。在谈到参加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时,诺尔德先生说:“会议期间,深受我们爱戴的十世班禅大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会见与会代表时鼓励我要继续为传承和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倍努力;对果洛草原和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老领导扎喜旺徐给予我亲人般的关怀;我还认识了土登尼玛、特洛、更敦、木雅•贡布等藏族著名学者和扎巴、玉梅、桑珠、散布拉敖尔布等著名的《格萨尔》民间艺人,以及降边嘉措、杨恩红等一批《格萨尔》史诗研究专家,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使我坚定了投身《格萨尔》史诗抢救、保护、研究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此后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恩红女士联系到诺尔德先生,希望他结合果洛地区《格萨尔》说唱艺人的不同特点撰写一篇相关论文。诺尔德先生深入基层开展田野调查,广泛接触和采访艺人,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撰写了一篇题为《格萨尔史诗概论》的论文,其中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史诗研究者对《格萨尔》艺人类别的三种区分法(即传承艺人、神授艺人、撰写艺人),他首次提出了第四种艺人——掘藏艺人。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继续围绕掘藏艺人这一课题,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写了一篇论文叫《格萨尔史诗掘藏艺人初探》。“这可以算是我这个新兵在《格萨尔》史诗研究方面值得一提的小小成果吧。”诺尔德先生低调地说。
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成立短短一年时间里,诺尔德先生在全州范围内开展艺人普查、史诗搜集整理和遗迹遗物考察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7年4月,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及北京的《格萨尔》研究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国藏文本《格萨尔》审稿及“七•五”出版规划会在成都召开,果洛州派昂亲多杰先生和诺尔德先生参会。会议期间,专家们分五个组对各省区及北京全国《格萨尔》办公室带来的71部《格萨尔》手抄本、木刻本进行了一一审阅。经过复讨论,对尚未出版的本子进行认真鉴定,尤其对同一部的几种不同文本进行细致比较,最终选出38部质最较好、有价值的本子,列入“七•五”期间出版计划,其中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整理的本子就占了13本。诺尔德先生激动地说:“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质量是过关的。当时,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英雄史诗《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藏族历史进程的缩影,是藏族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在整理中要尊重史诗的本来面貌,使其呈现出固有的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以及民间艺人演唱的口头性等特点,绝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或其他民族的道德规范、审美意识、欣赏习惯去改造史诗。这对现在和以后的《格萨尔》工作者来说更值得学习、提倡和长期坚持。”
  1987年8月,果洛州第一次举办了全州《格萨尔》民间艺人演唱会,这也是全国首个由自治州一级举办的《格萨尔》艺人大会。会议表彰奖励了一批《格萨尔》艺人和《格萨尔》工作者,对新发现的艺人颁发了证书。这些新艺人当中,来自甘德县的《格萨尔》掘藏艺人格日尖参撰写的史诗文字通顺,语言流畅,词句优美,重点突出,逻辑思维清晰,叙述层次分明,富有艺术性,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全体与会人员的喜爱和一致好评。在这次艺人说唱会上,诺尔德先生对果洛州三名特别优秀的艺人分别赠送了美誉:说不完《格萨尔》的艺人——昂旺仁增,写不完《格萨尔》的艺人——格日尖参,三代传承《格萨尔》的艺人——才旦多杰。这几句话从那时候传开后,到现在一直被《格萨尔》学界沿用,已经成为他们的代称。
  他参加过所有《格萨尔》重要会议和活动
  随着《格萨尔》史诗抢救和艺人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诺尔德先生的学术研究工作也在提升,新发现、新成果不断问世,新观点、新见解被学界认同,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各类《格萨尔》学术研讨会都邀请他参加,期待他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
  1989年11月,第一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他和洛珠加措、昂亲多杰三人代表果洛州参加研讨会,他宣读了题为《试论<格萨尔>史诗中的“岭国”》的论文。
1991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上,他与国际、国内学界深入沟通交流,分享了《格萨尔史诗掘藏艺人初探》这一新的成果,得到同行们普遍认同。研讨会期间,他还带着自己创作的长篇诗歌《格萨尔王传——天界占卜九藏》(又名《战神下凡》)的稿子,去拜访恰白•次旦平措等著名藏学家、《格萨尔》专家和作家、诗人,向他们征求修改意见,赢得了广泛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一部非《格萨尔》艺人的作家采用藏族传统诗创作的完整的《格萨尔王传》,这种新的尝试很值得在作家诗人当中提倡。
  1993年7月,第三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举行。这次研讨会上,诺尔德先生宣读的研究成果是《格萨尔史诗的起源地与创作者》,论文提出了四个方面大观点:第一,格萨尔史诗的起源地是以果洛为中心的黄河、长江、澜沧江上游地区;第二,《格萨尔》史诗是雪域高原北部牧区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主要反映了游牧文化;第三,流传于蒙古族等地区的《格萨(斯)尔》史诗源自藏区;第四,在果洛发现了“《格萨尔》史诗村”——德尔文。
  1996年7月,第四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举行。诺尔德宣读了研究《格萨尔》艺人的论文《论著名掘藏艺人格日尖参》。据诺尔德先生介绍,格日尖参1967年12月出生在被称作“格萨尔文化史诗第一村”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柯曲镇的德尔文村。16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格日尖参成了孤儿,按照母亲的遗愿,到甘德县龙恩寺出家为僧,大约呆了一年多后他又离开了寺院。后来,我在甘德县普查《格萨尔》艺人时发现了他。1987年,他带着自己写的《格萨尔王传•米孟银宗》参加了果洛州《格萨尔》艺人演唱会,我对他说你是“写不完《格萨尔》史诗的艺人“,从此这个美誉就一直属于他。格日尖参与其他《格萨尔》艺人的区别是他只会写,而不会说不会唱,属于掘藏艺人——按自己的意念来写《格萨尔》史诗。他说自己能写120部《格萨尔》,从18岁到现在,已写出并出版了《列赤马宗》、《敦氏预言授记》、《米孟银宗》、《琵琶歌喉宗》、《沃喀神链宗》、《阿赛甲宗》、《姜岭大战》、《尼婆罗羊宗》、《门嘎柏宗》、《魔岭大战〉、《罗刹婆刀宗》、《天竺法宗》、《向象药物宗》、《雪山水晶宗》、《天岭九部》、《英雄诞生》、《赛马称王》、《噶岭之战》、《蓉岭之战》、《甘丹大鹏宗》、《鲁国朱砂宗》、《木雅竹子宗》、《道青盔宗》、《制定大法》、《世界公桑》、《南岭之战》、《吉合木牦牛宗》、《扎拉泽杰传》等28部《格萨尔》史诗。“格日尖参与我非亲非故,只因我第一个发现了他,看到他是个特别优秀的《格萨尔》艺人,所以长期以来我就像父亲一样保护、关心、扶持和帮助他,他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假若以后我老了,孩子们不愿赡养,格日尖参肯定会给我养老送终的。”诺尔德先生满怀深情地说。
  2002年7月,第五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举行。果洛州有吉玛、格日尖参、红格多杰、乌金索南和诺尔德共五人参加。诺尔德先生宣读了《格萨尔》史诗人物研究成果《论格萨尔史诗中的女将阿达拉姆》。
  2006年7月,第六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玛曲县举行。诺尔德带领掘藏艺人土登达杰等参加会议,并宣读了《格萨尔》史诗山水研究成果《论岭国的三大神山》。
  2015年9月,时隔九年之后的第七届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会议旨在“传承前人学术智慧,体现当下学者致力成果,展望未来学术前景”,是对九年来国内外《格萨尔》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德国、乌克兰、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研讨。诺尔德先生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专家组成员,与降边嘉措、慈诚洛珠等著名学者一道发表了主旨演讲。
  除了以上学术研讨会以外,诺尔德先生还应邀出席了1998年7月24日至31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藏学研讨会并宣读了个人论文;2000年参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举办的全国《格萨尔》与藏区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2002年参加了国家五部委在北京举办的《格萨尔》千年纪念活动,2003年赴京参加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向联合国申报《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备会议;2009年参加了在西藏拉萨召开的全国《格萨尔》学术讨论会;2013年8月至10月先后参加了由玉树州主办的《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由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主办的多民族《格萨尔》史诗研讨会和青海省《格萨尔》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并就相关议题发表了演说。
他始终为《格萨尔》文化鼓与呼。
  1990年,因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果洛州委根调整了果洛州《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时任州委副书记的更登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诺尔德先生被吸收到成员当中。同时,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整体从州文联分离出来,并入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人员编制和经费也调整到州政协机关。从此,诺尔德先生既是州政协文史工作者,又是《格萨尔》研究者,而且成为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负责人和法人代表。1996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更名为 “果洛州《格萨尔》研究中心”,州《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也作了适当调整,组长由吉玛担任,诺尔德先生被提为副组长,具体负责《格萨尔》研究中心全面工作。2006年底,诺尔德先生从果洛州政协副主席岗位上调整到州人大常委会担任副主任。诺尔德先生说:“自1986年以来,全州《格萨尔》史诗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的重任实际上就落在我身上,我尽自己所能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在近30年中,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果洛《格萨尔》研究中心系统抢救、搜集、整理、出版《格萨尔》艺人说唱本近百部。2008年以来,果洛州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甘德县柯曲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格萨尔说唱)’,甘德县德尔文措哇村被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格萨尔》文化史诗村’。2010年12月,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果洛州图书馆设立了全国首家‘格萨尔艺人之家’”。
  调到州人大常委会工作后,诺尔德先生仍然还是州《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和法人代表,但不便于直接把手伸到州政协去抓工作。因此,在最近七年时间里,他无法像以前那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格萨尔》抢救、保护等具体工作中去。诺尔德先生说:“好在我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目前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在每年‘两会’期间,我抓住一切机会,通过会议发言、大会提案和意见建议等形式,坚持为《格萨尔》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鼓与呼。”
从2004年起,诺尔德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连续几年提出了《格萨尔》申遗的提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把《格萨尔》史诗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起,他又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类似内容的建议。在他的呼吁下,《格萨尔》申遗工作得到了文化部、中国社科院等不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9月,《格萨尔》史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7月,文化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格萨尔》研究的专家,诺尔德先生说:“目前是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藏族文化保护得最好的时期。我有责任为建立果洛州国家级《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出一份力。建立《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的是抢救保护《格萨尔》文化的原生态、现实性、完整性,优先抢救保护《格萨尔》文化处于濒危状态的项目、传承人和文化品种。《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成后,将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以《格萨尔》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为依托,以《格萨尔》长廊为纽带,开发地方《格萨尔》文化资源优势,形成连接相关省、州《格萨尔》文化区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
  他的成就和业绩让我吓了一跳
  诺尔德先生从1975年参加工作到2016年退休,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始终坚守在全国《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独特、本真性保持最完整、说唱艺人最多、影响力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享有“《格萨尔》史诗的故乡”美誉的果洛草原。从三十二岁开始,他从事《格萨尔》及有关藏族文化工作,以自己独有的风格、真挚的情感、严谨的态度,全力搜集、整理和研究《格萨尔》史诗,为果洛文学和《格萨尔》史诗的抢救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自己毕生的贡献。他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格萨尔》史诗研究。学术成果有《格萨尔王的族属及诞生地》、《略谈格萨尔的社会地位》、《格萨尔史诗概论》等论文和专著《玛域格萨尔文化》等;抢救、搜集《格萨尔》手抄本、木刻本32部,搜集、整理《格萨尔》部本、口头作品及相关作品如《列赤马宗》、《太让山羊宗》三部、《征服克才周杰》、《征服罗刹婆》、《降服魔王》、《迈努达日宗》、《白哈日茶宗》、《霍岭大战》等27部,其中10部已经出版。抢救、搜集历代藏族学者有关《格萨尔》的各类作品240多篇。二是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多种刊物上发表小说、诗歌及论文300多篇,出版了《董•诺尔德文集》一至五卷。代表作《东堂游记》、《西行随记》、《战神下凡》三部长诗在国内外藏学界和文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三是文史工作。在政协文史工作方面,主持编辑出版了《果洛文史》第一、二、三、四、五辑,撰写出版了《果洛史要》等历史专著5部,其中《果洛史要》获青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是《格萨尔》文化建设。先后普查发现《格萨尔》民间艺人52名,这些艺人和群体,呈现出果洛《格萨尔》文化活态传承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他们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再现和传承了博大精深的《格萨尔》文化;指导建立格萨尔王狮龙宫殿、玛域格萨尔文化中心、灯塔格萨尔艺术馆、格萨尔连花神殿、格萨尔噶乌金殿、格萨尔白玛本宗、德尔文《格萨尔》史诗村等七处活动基地;恢复和建立了达日县查岭《格萨尔》剧团、甘德县龙恩《格萨尔》剧团、班玛县智钦《格萨尔》剧团、久治县达龙《格萨尔》剧团、玛多县卡科《格萨尔》剧团、玛沁县友雄《格萨尔》剧团等24家民间《格萨尔》藏戏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合作,在果洛州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格萨尔》口头传统研究基地;参与了全国《格萨尔》研究中心、西藏社科院和西北民院《格萨尔》学院等单位实施的《格萨尔》艺人原始版本、《格萨尔》科学版本、规范本,《格萨尔》文库等课题的编审、出版及研究工作;提出了建立果洛州玛域《格萨尔》文化长廊的设想及具体建议,并协助有关部门成功举办了果洛州一、二届玛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社会科学国家级专家称号。1997年被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智与诺尔德先生是老同行老朋友,他非常了解诺尔德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情况。采访完诺尔德先生后,我特意去找他“背后说人”。
  黄智所长:诺尔德先生可以说是我的师长,因为他从事《格萨尔》研究比我早,而且一直在《格萨尔》史诗的富矿区果洛工作,掌握着大量第一手资料,理论功底也扎实。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朴实忠厚是他给我们研究所的同事们留下的印象。他的可贵之处,不仅在所完成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和创作的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作为果洛州的一名行政领导干部,长期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尤其在《格萨尔》史诗的抢救、搜集、整理、保护等方面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值得我们钦佩。在《格萨尔》研究领域,诺尔德先生无疑是最权威的专家之一,我真诚地感谢诺尔德先生为《格萨尔》研究事业所做的贡献。
  (2017.7.6西宁)摘于《青海湖》2017年第七期。
  作者简介
  久美多杰,男,藏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人,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少语系藏语言文学专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委员,青海民族文学翻译协会副会长。1993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收入多部文集和藏区高校、中学教材教辅及课外读物。出版诗集、散文集和译文集十余部,获得多种奖项。现供职于青海省文联《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果洛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果洛新闻网由中共果洛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果洛州委宣传部负责。
果洛新闻网投稿邮箱:glnews2015@163.com